在华大学生社区,还能这样玩?
这段时间
华大人的课外生活十分丰富:
火爆的首届“楼BA”刚结束
又迎来了东南亚泼水节
境内外同学们相聚共庆
好不热闹
在华园
泉州流行的簪花围
提线木偶等非遗文化
屡见不鲜
“邻里文化市集”
灯光璀璨、歌声悠扬
……
让我们看看
华大人在学生社区
都有哪些花样体验?
多元文化再交融
泼水节回归华园
因新冠疫情暂停三年的华侨大学东南亚泼水节,回归了!
4月14至16日,在泉州校区、厦门校区及华文学院,华侨大学境内外师生用清水泼洒祝福,以真情交流文化,共同欢度节日。
泼水节也称宋干节,是东南亚国家的佛历新年,其意义不亚于中国的春节,是东南亚数一数二的盛大节日之一。作为一所多元文化融合、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校,华侨大学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举办泼水节活动,至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活动让境内的学生感受到东南亚国家学生对本国文化的热爱,感受开放、多元、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也促进了境内生与境外生的沟通和交流。
扬起的水花与青春共舞,艳丽的衣着将笑容点燃。泼水节现场,鼓点激昂、人声鼎沸,师生一起冲入场地中央,开启一场与水的狂欢。水瓢、水盆、水枪等工具齐上阵,大家欢笑嬉戏,用飞扬的水花作为情感交流的最好工具,用泼洒的方式为彼此送上真挚的祝福。
泼水节上同时举行了境外生美食节,中国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各国同学会摆设各色摊点,带来风味美食:香港的咖喱鱼蛋色泽金黄诱人品尝,澳门的特色甜点香甜可口,还有台式卤肉饭、缅甸皇室奶茶、玉米沙冰等美食,琳琅满目,任君挑选。
而引人瞩目的选美大赛中,来自各国的同学身着独特的民族传统服饰,以特色的舞蹈和歌曲自信展现多元异域风情……
来自泰国的华文学院2020级留学生冯如霜十分开心能在学校过泼水节,这学期疫情结束刚刚返校的她表示,参加华大的泼水节有种回到家乡的感觉。“泼出去的水花代表大家彼此间真诚的祝福,被泼到得越多代表收到的祝福越多,泼水节的寓意是祈求健康、平安、吉祥和幸福。”冯如霜开心地说。
泼水场地中央,工商管理学院2020级新疆学生凯山和朋友们互相泼洒清水,玩得不亦乐乎。他兴奋地说:“很开心能够参加泼水节,也很感谢学校能够举办这样的活动,让像我这样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也能够体验到东南亚的传统文化,感受不一样的异域风情。”(吕芷盈 黄倩怡 霍雨露)
校园体育新玩法
“楼BA”引领新潮流
4月11日晚,华侨大学首届“校园楼栋篮球联赛”(即“楼BA”)落下帷幕。37支男、女参赛队伍经过9天的角逐,泉州校区学生社区10号楼与11号楼联合组建的磐石联盟和1号楼篮球第一队分别拿下男子组、女子组“金篮板”,厦门校区紫荆苑2号楼火热队与莲苑队分获男女组第一名。
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社区邻里文化生活,营造团结友爱、温馨活泼、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我校学生处和体育学院联合举办首届“楼BA”,鼓励学生以宿舍楼栋为单位比拼篮球技巧,彰显我校推行“校园体育新玩法,华园体育新图腾”的全新办赛理念,是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创新实践。
“楼BA”设计了专属的视觉系统,LOGO背景中四根镂空的“柱子”象征着楼栋,以“H”型排列,图形中带着火焰尾的篮球形似“Q”,组合起来便是华侨大学的缩写“HQ”。赛事以“捍卫,不服来战!”为口号,以篮球为媒介,广泛号召大学生参与到校园体育活动中。
比赛为男子组、女子组分别定制了“金篮板”奖匾,“冠军”队伍所在楼栋可将奖匾悬挂在楼栋门口。该奖匾为流动性奖杯,每年会根据赛事年度总冠军结果在不同楼栋之间流动。组委会还从参赛队伍中评选出“最具人气运动员”、“体育道德风尚奖”队伍以及“最佳参与奖”等奖项。
国际学院2020级学生杜俊毅是参赛队员之一,在比赛中多次投中三分,表现出彩。参加过许多篮球赛事的他表示:“在‘楼BA’中,我的队友变成了住在同一楼栋的邻居们。虽然大家之前可能都听说过彼此,但是实际上一起打球还是第一次。队员们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快速建立团队默契尤为重要,这是一种比较新鲜的体验。”来自阿联酋的外国语学院华侨学生张迈既是参赛队员,也是助理教练,她表示,“楼BA”将平时没有交集的同楼栋同学联合起来,扩大了大家的交际圈。
首届“楼BA”自4月1日开战以来,吸引众多师生前往观战。场上队员们奋力拼搏,场下观众们热情喝彩。旅游学院2021级学生赵中涵也在现场为自己参赛的好友加油助威,被氛围所感染。“在热血沸腾的比赛氛围下,我也盼望着能够参加下一届比赛,为自己的楼栋贡献一份力量。”他兴奋地说。(陈茜茜 张怡芬 林锦婷)
“课堂”“市集”花样多
中华文化邻里传
“楼BA”以运动联系彼此,泼水节用清凉交流文化。在一个个火爆的社区活动背后,我校始终以“邻里”为中心,打造“侨缘”“毓秀”文化标识,以丰富的文体活动为载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境内外学生融合发展,打造相融相睦共进的“邻里式”学生社区。
紧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学生社区结合端午、中秋、冬至、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月满中秋,情暖邻里”“华园迎冬至,邻里一家亲”“邻里共团圆、喜庆中国年”等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以“侨”为“桥”,通过引导境外学生参加中国节日、制作中国美食、品尝中国味道,感受邻里情谊、了解中国文化、体验中国魅力。同时,以“传承”促“传播”,通过阵地建设,引入书画协会、蒹葭汉服社、茶艺协会、中医药协会、棋艺协会等诸多传统文化社团走进学生社区,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活动,丰富邻里文化生活,为境内外同学带来不同内容的文化盛宴。
2022年6月1日,东南卫视报道了我校“粽情邻里,爱满华园”端午文化体验活动,200多名境内外学子欢聚一堂,在趣味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参加华侨大学各式各样的活动,使我认识了很多不同学院的朋友。”来自安哥拉的华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卫宇达说:“和大家一起包粽子让我感到非常温馨,有家的感觉。通过亲身体验,我对中国的节日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来自葡萄牙的外国语学院留学生麦震濠在冬至日活动中亲手体验了包饺子,又品尝了福建特产正山小种茶,还兴致勃勃地尝试写了毛笔字。他说:“我们那边冬天最大的节日就是圣诞节,会吃烤火鸡,和中国很不一样。我非常期待以后能多参加这类中国传统节日活动。”
除传统节日外,学生社区的日常文化活动也十分丰富。
“邻里课堂”是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品牌活动,通过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等担任“邻里导师”,将非遗技艺、生活技能、实践教学带进社区邻里。课堂聚焦非遗技艺传承和邻里生活体验,通过学生动手实践、亲自体验等方式,增强美育、劳育等教育实效,增进境内外学生邻里交流、同向融合。
今年年初,泉州蟳蜅的簪花围火爆全网,吸引青年群体关注和体验地方传统文化。3月14日,我校学生社区邀请蟳蜅女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晨做客“邻里课堂”,带领同学们体验蟳蜅女头饰的独家浪漫,助力闽南非遗文化焕发灼灼生机。
提线木偶戏是泉州的经典非遗项目。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沈苏革、戴勋等也造访华大学生社区,以经典剧目《小沙弥下山》《训猴》,带领师生领略提线木偶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和享誉世界的艺术魅力。
校内专业教师也频频根据各自专业特色在“邻里课堂”趣味授课:美术学院副教授林晔琳带领同学制作各具花色的扎染作品;旅游学院教师丁鑫指导学生了解和欣赏葡萄酒的魅力和价值;医学院教师王勇在社区讲授中医刮痧火罐疗法,指导同学们肩颈刮痧……法学院2019级学生陈李迟子说:“‘邻里课堂’的刮痧、拔罐体验不仅舒缓了身体,还让我搞懂了经络养生的原理和机制。我们要传承好中国传统医学知识,弘扬好中医理疗文化瑰宝。”
据了解,2022-2023学年,“邻里课堂”先后开展了扎染、剪纸、制香、品酒、插花、刮痧等11场活动,轻松活泼的授课氛围和沉浸式的实践体验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
此外,如“楼BA”一类的邻里竞技体育也是学生社区20余年坚持开展的传统项目,每年的学生社区文化节都是以楼栋拔河比赛拉开序幕,还有定点投篮、腕力比拼等“趣味运动会”项目,积极展示邻里之间健康向上、团结和谐、勇于拼搏的精神风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除了“楼BA”的创新,以每一位“邻里乡亲”为主角的文化艺术广角——“邻里文化市集”,也在华大学生社区设立。市集包含华园时光音乐会和创意集市两个主题系列活动,旨在让每一位表演者来自邻里,每一位倾听者都是邻里;每一个作品创作于邻里,每一个作品服务于邻里。
每月第一周周六晚7点,“邻里文化市集”之华园时光音乐会都如约而至,在或悠扬或欢快的歌声中,同学们轻声跟唱,随韵律而舞动。“音乐会的举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欣赏音乐、放松心情的机会,为我们的周末生活增添了一份快乐,还有利于我们提高音乐素养、陶冶艺术情操,这是大学生活的特别记忆。”工商管理学院2019级学生王小云说。
而每月第三周周六的时光属于创意集市,创新创意协会收集展示同学们的各类创意手工产品,包括手工艺品、DIY制品、艺术设计品等,可交换、可选购、可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华侨大学表示,将继续以“邻里”为中心,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境内外学生融合发展为导向,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侨校邻里文化,进一步做好“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生态。(蒋婧文)
往期回顾
林毅夫来啦!本周五,做客华侨大学!
爽!!!!!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可为!
保守国家秘密,公民人人有责
编辑:蔡志瑶
责任编辑:蔡君韬 李孟婷
审校:刘沛
监制:吴江辉